毕业设计(论文)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,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最后教学环节,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,也是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和本科教育全程教学工作的检验。
(一)毕业设计(论文)基本要求
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分为选题、开题报告、实验(调研、设计、试验等实践过程)、撰写论文、答辩五个阶段。
1.毕业设计(论文)要充分体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。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教学与科研、生产相结合,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,保证毕业设计(论文)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。
2.毕业设计(论文)选题必须符合培养目标,满足教学基本要求,体现本专业基本的训练内容,有利于巩固、深化和扩充学生所学知识,使学生受到全面的锻炼。选题应根据社会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,尽可能结合社会实践、生产、科研、实验室建设等任务,选择有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。选题要确保科学性,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。
3.毕业设计(论文)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,每个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(论文)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。指导教师要注重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和训练。着重培养学生系统调研能力、科研选题能力、文献资料查阅搜集能力、外文资料翻译能力、科学调查、实验、测试、数据分析处理等科学研究方法和能力;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各种设计资料、手册、图册、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基本技能,培养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程序、方法和基本原则,提高学生工程计算、图纸绘制、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。
4.学生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,明确其目的和意义。尊敬教师、团结互助、勤于思考、勇于创新,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,保质保量地按时独立完成毕业设计(论文)。
5.毕业设计(论文)完成后,各院(部)应组织答辩,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设计(论文)的基本要求。在毕业设计(论文)答辩前,各院(部)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,成立答辩委员会。指导教师应当至少在答辩前三天将学生毕业设计(论文)和《青岛滨海学院毕业设计(论文)成绩评分评语表(指导教师用表)》提交至答辩小组成员,人手一份。毕业设计不便复制多份的,可经答辩委员会负责人同意以其他方式向答辩小组成员提供,人手一份。
(二) 毕业设计(论文)质量标准
一级指标
|
二级指标
|
质量标准
|
1.指导教师
|
1.1指导教师的配备
|
指导教师均为中级以上职称,或者高级职称指导教师≥80%。指导教师具有一定指导经验。
|
1.2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
|
每名指导教师指导设计人数最多6名,指导论文人数最多5名,同时指导设计和论文人数最多不超过7名。
|
2.教学条件
|
2.1教学文件
|
有科学规范的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制度,有符合实践教学基本要求的毕业设计(论文)大纲和指导书。及时下达毕业设计(论文)任务书。
|
2.2物资保障
|
教学场所、实验设施及器材能充分满足教学要求、工具类图书及参考文献资料能充分满足教学要求。
|
3.教学管理
|
3.1文档管理
|
毕业设计(论文)参考资料管理由专人负责,学生毕业设计(论文)成果材料,答辩、评分材料等由专人负责存档三年,存档材料完备。
|
3.2教学管理制度
|
认真执行《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管理条例》,制定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日常检查制度,并认真执行。建立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信息反馈制度,及时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。
|
4.选题情况
|
4.1专业教学基本要求
|
选题符合专业综合训练要求,具有合理性、科学性、创造性。
|
4.2题目深度难度
|
选题经教研室充分论证,并由院长审批。每人一题,且题目总数多于学生人数。选题深、难度适当。
|
4.3题目更新率
|
题目更新率≥50%
|
4.4题目类型
|
工科类专业工程设计型题目数≥80%,可用于实践的题目≥15%。非工科类专业与教师科研结合或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题目占≥50%。
|
5.教师指导工作
|
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及教书育人
|
指导教师能够做到以身作则,严格要求,严谨治学,保证足够的指导时间,及时与学生讨论并指导答疑,做到教书育人
|
5.1指导教师指导力度
|
指导教师能够在毕业设计(论文)的撰写阶段努力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科学判断、逻辑思维、文字表达等能力,并能够认真修改毕业设计(论文)成果。
|
5.2教研室组织指导工作
|
教研室经常(五次以上)讨论研究设计(论文)的进展、存在问题,以及教师指导工作。
|
6.学生状况
|
6.1设计(论文)进度
|
学生全部按照设计(论文)进度制定工作计划,保证工作时间,遵守工作纪律,并全部按照计划完成任务。
|
6.2学生独立工作情况
|
80%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,能独立完成资料查阅翻译、方案拟定、方案实施、总结归纳等全过程。
|
6.3学风状况
|
学生设计(论文)工作有科学性,使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,并能认真修改成果,全部有草稿,无任何违纪现象。
|
7.毕业答辩及成绩评定
|
7.1答辩的组织与安排
|
答辩委员会(小组)组成合理(高级职称占80%以上),答辩组织工作安排合理,严格履行答辩程序,认真、实事求是地填写各项记录
|
7.2评分工作
|
评分标准掌握严格,评分办法科学,能够体现指导教师、评阅教师、答辩小组的意见。
|
7.3评阅情况
|
有严格评阅程序,评阅认真,评语准确。
|
8.总结
|
8.1总结与自我评价
|
教研室、学院能够认真总结设计(论文)工作。
|
8.2材料存档
|
设计(论文)材料能够及时、齐全存档。
按时报送优秀的毕业设计(论文)。
|
9.学生基本能力
|
9.1理论联系实际能力
|
90%以上的学生的毕业设计(论文)理论联系实际,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到提高。
|
9.2文献资料查阅和外文翻译能力
|
学生能熟练查阅专业文献,翻译专业科技资料5000以上汉字和自写外文摘要,译文较准确。
|
10.成果质量
|
10.1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撰写质量
|
说明书或论文思路清晰、文字表达能力强、书写工整、符合技术文件要求、撰写规范的占80%以上。
|
10.2设计图纸或论文图表质量
|
图纸或图表符合标准,整洁规范。
|
10.3创造性
|
10%以上的设计(论文)有创造性见解。
|
10.4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字数
|
理工科类为6000字左右,不含图纸、实验报告、软件等;.文科经管类为8000字左右;.外语类为6000字左右;艺术类为5000字左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