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,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,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。由课程负责人或任课教师提出拟选用教材,经专业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审核后报院(部),院(部)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审核批准后,报教务处备案。
一级指标
|
二级指标
|
质量标准
|
1.选用原则
|
1.1适用原则
|
1.选用的教材应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。
|
2.选用的教材要与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。
|
1.2选优原则
|
1.优先选用国家重点教材、规划教材、“国家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”和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,提高优秀教材的选用率。
|
2. 选用自编正式出版优秀教材。
|
1.3更新原则
|
1.要求理工类、经管类专业应尽量选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或最新修订版教材。
|
1.4统一原则
|
1.课程标准要求相同的课程,原则上选用同一版本的教材。一门课程原则上只选用一种教材。
|
1.5稳定原则
|
1.基础课教材选定后,原则上应稳定使用2-3届。
|
1.6扩充原则
|
1.应有与主教材配套的高质量的教学参考书及网络教学资源。
|
2.教材内容
|
2.1正确性
|
1.政治思想观点正确,没有政策性错误。
|
2.2科学性
|
1.概念的阐释、原理的论证、公式的推导、定理定义的叙述、数据的引用、现象的描述必须正确、准确;教材内容既要反映学科的最新成就及其发展趋势,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,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。
|
2.3基础性
|
1.以课程功能为依据,系统反映本学科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,内容详略得当,主次分明,各部分之间紧密配合。
|
2.4适应性
|
1.与提高学生素质、培养学生智能的现代教育思想相适应,与培养对象的实际需要相适应。
|
2.5配套性
|
1.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、课程标准、教学参考书、案例材料等要尽量相互匹配,形成体系。
|
2.6一致性
|
1.教材及其他参考资料的内容与课程标准一致。
|
2.7启发性
|
1.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,富有启发性,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便于自学。
|
3.教材规范
|
3.1结构完整
|
1.绪论,正文,习题(或思考题),参考文献齐全。
|
3.2文字符号
|
1.文字规范,简练,语言流畅,通俗易懂。标点、符号、公式及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符号。
|
3.3图表表达
|
1.图文配合恰当,图表清晰、准确。
|
3.4书页装订
|
1.教材无缺页、白页,装订平整。
|
3.5封面设计
|
1.封面、封底能反映本书内容,格调健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