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中心环节,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,做到目标明确、内容正确、重点突出、条理清楚、方法恰当、仪态大方、语言准确、板书合理、联系实际、教书育人、气氛活跃、组织有序,使学生获得知识、发展智力、培养品德、提高能力,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。
一级指标
|
二级指标
|
质量标准
|
1.教学态度
|
1.1事业心
|
1.热爱教育事业,事业心强、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。
|
2.在品德、言行、举止、作风上能为人师表,能以学生为本,尊重学生,对学生的学习体现人本关怀。
|
1.2责任心
|
1.工作责任心强,对自己、对学生严格要求,严格管理。
|
2.备课认真,讲课熟练、精神饱满。教案讲稿规范、有特色、质量高。
|
2.教学目标
|
2.1知识目标
|
1.讲授新课前能准确、简明扼要地向学生展示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目标,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。
|
2.2能力目标
|
1.在讲授新课前,能使学生明确在本章节的教学中,应培养哪些能力,上课前做好这些教学目标的展示。
|
3.教学内容
|
3.1思想性
|
1.坚持立德树人,结合教学内容,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,加强职业道德教育,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。
|
3.2科学性
|
1.教学内容正确、科学,符合课程标准要求,理论阐述准确,概念清晰,条理分明,论证严密,逻辑性强。
|
3.3先进性
|
1.讲课内容新颖,注意知识更新,能反映当代科技成果与水平。
|
2.专业课能将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方法、新工艺介绍给学生。
|
3.4有效性
|
1.理论联系实际,突出重点、化解难点,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|
2.既重视知识传播,更注重方法传授。
|
4.教学方法
|
4.1多样性
|
1.教学方法灵活多样,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。
|
4.2针对性
|
1.能够根据课程特点和不同的学生状况因材施教,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。
|
4.3时代性
|
1.体现现代教育思想、教育理念、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辅助手段,富有时代气息。
|
2.恰当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,效果良好。
|
4.4学法指导
|
1.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给予指导,指导正确、有效。
|
5.教学组织
|
5.1课程导入
|
1.课程导入自然、恰当,目的性强,能够温故知新,对本节课的新授内容有提示和启发作用,具有新颖性,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
|
5.2课程讲授
|
1.课程讲授生动、完整,能贯彻少而精的原则,突出重点,讲清难点。
|
2.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通过双边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引导启发学生思考,课堂节奏张驰得当。
|
5.3归纳总结
|
1.课末归纳小结清晰、简洁、准确,突出重点,使学生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、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、一般思想方法的理解有准确的把握。
|
5.4复习巩固
|
1.课前复习或复习课,能从新的角度重现讲过的知识,做到安排合理、内容系统、重点突出,使学生有新的收获。
|
2.复习方式新颖,形式多样。
|
6.教学技能
|
6.1教态
|
1.衣冠整洁、朴素,仪表端庄,亲切和蔼,举止得体。
|
2.教态自然大方,为人师表。
|
6.2语言
|
1.语言准确、简洁、流畅,使用普通话,声音宏亮、清晰。
|
2.语速快慢适中,表达生动有趣,抑扬顿挫,适度有效使用体势语言,以情感人,并具有启发性、形象性和逻辑性。
|
6.3板书
|
1.字体规范、工整、美观、清晰,条理清楚、重点突出,简洁易记。
|
2.板面安排利用合理,图表清晰、准确、美观。
|
6.4课堂组织
|
1.善于课堂管理,教学组织紧凑,教学活动生动有趣,创建良好的学习气氛,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认真学习。
|
7.教学特色
|
7.1艺术性
|
1.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教学艺术,应用自然、得体,有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。
|
7.2创新性
|
1.教学形式新颖、不落俗套,能使人耳目一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