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级指标
|
二级指标
|
质量标准
|
1.实习准备
|
1.1管理文件
|
1.院(部)实习教学管理文件、各项配套管理制度、实施细则齐全。
|
2.有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实习课程标准,内容具体,目标任务明确,可操作性强。
|
3.有配套的实习指导书,内容安排科学合理,重点难点突出,符合实习教学基本要求。
|
1.2实习计划
|
1.内容完整细致,进度安排合理,目标任务明确,有创新思路,实施方案具体,落实计划措施得力。
|
1.3实习基地
|
1.有相对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,单位性质与专业契合度高。
|
2.实习设施设备齐全,生产条件好,管理水平高,能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指导人员。
|
3.周边环境好,交通便利,接待能力强,食宿、安全有保证。
|
1.4组织动员
|
1.实习前有动员,组织好对规章制度、实习任务计划的学习。
|
2.实习期间,往返沿途均有周密的安全防范预案,外出实习须进行安全审批,要与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。
|
3.学生分组及人员安排合理,实习环节、阶段性目标任务设计科学,实习要求、注意事项明确。
|
1.5师资配备
|
1.带队、指导教师数量、结构配备合理,业务精湛。
|
2.熟悉科研、生产一线工作实际,满足实习教学要求。
|
2.实习指导
|
2.1指导准备
|
1.带队教师提前熟悉实习单位情况,做好指导准备工作。
|
2.2业务指导
|
1.带队、指导教师坚守岗位,切实履行职责。
|
2.严格要求,加强对实习学生的考勤考核管理,全程指导并及时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。
|
3.积极主动地做好与实习单位的配合协调工作,妥善处理双方关系。
|
4.关心学生,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,指导学生做好实习日记、实习总结报告,顺利完成实习任务。
|
2.3基地配合
|
1.实习基地单位安排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接待实习工作,并配备专业技术指导人员。
|
2.双方职责明确、关系融洽、配合默契。
|
3.能很好地按照实习目标任务要求开展技术讲座、工作报告、方法示范、技能培训等专业指导活动。
|
3.学生实习
|
3.1实习纪律
|
1.实习态度端正,遵守纪律和各项管理规定。
|
2.注意仪表仪容,语言文明,举止端庄,尊敬师长,团结互助。
|
3.严格考勤制度,坚守工作岗位,不擅离实习点。
|
3.2实习环节
|
1.自觉按要求参加各个实习环节安排的实习工作,高质量完成实习任务。
|
3.3实习报告
|
1.坚持记好实习日记,内容充实、数据准确、资料详实完整,有经验体会,有问题不足和整改措施。
|
2.能按要求完成高质量的实习报告,报告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实习状况。
|
4.实习效果
|
4.1学生评价
|
1.学生学以致用,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高,业务能力有较大程度地增强。
|
2.对行业、专业、职业的理解力、认同感显著提高,收获明显,总体评价高。
|
4.2单位评价
|
1.实习基地单位、上级主管部门对学生工作学习态度、责任心、纪律性、业务水平、教学效果、实习组织管理等方面评价高,实习单位鉴定意见给予高度赞扬。
|
5.总结考核
|
5.1分组总结
|
1.带队教师对各实习点、实习小组总结及时、认真、客观、全面,材料数据详实具体。
|
2.对实习经验、成果和不足能及时予以交流、展示和改进。
|
5.2评优奖励
|
1.实习结束后全面总结,对成绩突出的带队教师、实习生予以奖励。
|
2.对典型事迹、事例和经验进行交流和宣传报道。
|
5.3成绩评定
|
1.有完善的评定方案和严格的评定程序,定性和定量评定相结合,综合反映教学实习质量。
|
2.成绩评定过程公开、公正、透明,充分结合个人、实习小组、双方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单位的意见。
|
6.资料归档
|
6.1教学资料
|
1.及时认真完成实习计划、实习手册、实习鉴定、实习总结、实习报告等。
|
2.各项实习资料,内容详实完善、工整规范,项目齐全。
|
6.2教学档案
|
1.档案制度完善,能够及时做好各类实习教学资料的收集归类整理工作,按时上交,及时归档。
|